教学科研

教学动态

当前位置: 首页 -> 教学科研 -> 教学动态 -> 正文

【行知讲堂】厦门大学周显宝教授应邀来我院作“音乐教育新观察”主题讲座

日期: 2025-09-25   编辑: 音乐学院   核稿:李劲松 终审: 蔡成梅 点击数:

2025年9月24日下午,厦门大学周显宝教授应邀来我院,在博约楼108教室为师生带来了一场题为《音乐教育新观察》的精彩讲座。音乐学院院长李劲松、副院长康勤以及学院全体教职工出席了本次讲座,同时还吸引了近百名学生,现场学术气氛浓厚。

讲座伊始,周显宝教授从生物学视角切入,深入浅出地讲解了DNA作为遗传信息载体的功能,并提出:不同地域与族群的音乐文化,可能蕴含着共同的基因密码,源于同一祖先并随历史演变而来。

随后,周显宝教授阐述了音乐思维的生理基础,重点分析了大脑的“愉悦回路”奖赏机制及多巴胺的作用,从而解释了音乐治疗等艺术疗法起效的科学原理。在谈到“本土音乐”时,他强调了其与当地语言、文化和环境的深刻联结,并指出青少年时期是培养音乐技能的关键阶段,教学中应善于激发并合理引导学生的表现欲。

周显宝教授还特别强调,要坚定不移地遵循党关于人才培养的指引,走好中国特色现代化教育之路。讲座最后,他回归全球视野,指出唯有通过交流互鉴,打破单一审美局限,才能构建真正的多元音乐文化认同。

讲座最后,李劲松对讲座作了点评,他说:周显宝教授为音乐学院师生奉献一场精彩的讲座,本次讲座呈现以下特点:1.跨学科视野。周显宝教授的讲座涉猎音乐学、生物学、遗传学、医学,心理学等学科领域,拓宽了音乐教育研究的视野。2.跨国界研究。周显宝教授的讲座立足中国音乐,横向比较了美国、俄罗斯等国的音乐科技发展,为大家解读了一带一路视野下中国音乐创新发展的比较优势。3.跨小我情怀。周显宝教授的讲座深入浅出,内容丰富,信息量大,给师生们带来“头脑风暴”,周显宝教授从中国的明代科学家朱载堉‌发明了“新法密律”(十二平均律),为后来的交响乐发展提供了学理支撑,周显宝教授动情地说,中国音乐在历史上为人类文明做出了卓越贡献,势必在将来大有作为。从报告中展现出周显宝教授的家国情怀和担当精神。

这场讲座不仅开阔了师生视野、启迪了教学思维,更将为学院推进音乐教育的创新与科研融合注入持续动力。学院将以此为新的起点,继续强化平台建设,为创新发展奠定坚实基础。(音乐学院 文/胡泽宇、桂子郡 图/汪雪艺、陈梦雅)